刑事辩护中,最为关键的是对证据的把握。通过对各项证据及证明体系的分析来还原事实、找到辩点,寻求有效辩护。刑事案件可视化应用可以帮助辩护人更为清晰地展示律师思维形成及辩点发现的过程。以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行为或者犯罪构成要件等待证事实作为出发点,对比案中相关证据,帮助法庭求证待证事实的真伪。
实务案例:贵某某涉嫌寻衅滋事罪案,法院判决拘役五个月
枣庄市某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贵某某、被告人李某某犯寻衅滋事罪于2016年年初向薛城区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山东德衡(枣庄)律师事务所接受被告人贵某某近亲属委托后指派刑事业务部成员担任被告人贵某某的一审刑事辩护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贵某某与被告人李某某持刀拦截被害人驾驶的车辆并持刀砍砸被害人驾驶的车辆,山东省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书认定被害人车辆损失价值为人民币1277元。
庭前,辩护人仔细研读所有案卷,发现被告人贵某某在现场的行为确实能够达到寻衅滋事罪立案追诉标准,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被告人贵某某的量刑是本案中辩护人的工作重点。通过分析证明体系,辩护人发现公诉机关部分指控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该部分指控对量刑有较大影响。在没有监控录像等能够直接证明案发过程的视听资料情况下,辩护律师将所有涉及刀具使用者的言辞证据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
辩护律师认为,通过上述表格可以明显看出,被告人贵某某并未直接、明确认可存在使用砍刀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贵某某唯一一次不利供述信息为“记得期间我也拿过刀”,但该供述并不足以认定持械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仅有被告人供述的不足以认定案件事实,同样需要其他证据佐证。
本案中指控被告人贵某某使用砍刀行为的证据之间相互矛盾,且无其他证据予以佐证,那么关于被告人贵某某是否实施砸车行为这一问题事实不清且无法形成完整证明体系,根据《刑法》规定,贯彻疑罪从无和疑点利益归属于被告人的立法精神和原则,对被告人贵某某存在使用砍刀行为指控依法不成立,那么自然对应的车辆损失并非由被告人贵某某直接引起,法官在量刑时应当酌情考虑从轻处罚。
庭审中辩护人与公诉人就被告人贵某某是否持械威胁被害人并损害被害人财产产生激烈争论。辩护人之所以就该点事实反复陈述论证,主要是为了达到减轻量刑的目的,因为本案中一同被提起公诉的还有另外一位同案犯,即便构成共同犯罪,法院在量刑时必然会考虑各被告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辩护人应当帮助法庭厘清被告人对损害后果的行为参与度。
激烈庭审后,法院最终未认定该指控成立,同时法院综合全案判处被告人贵某某拘役五个月,被告人在庭审宣判后的第三天便走出看守所。
办案心得
1.刑事案件可视化应用可以帮助辩护人更为清晰地展示辩点、提高工作效率。
2.专业才能敬业
专业化是律师执业发展趋势,由其是作为青年律师的我们,更应关注于如何提高专业能力、加强竞争力。
3.团队合作很关键
由于每个律师的性格、视角不同,在案件处理上有各自的观点,团队合作可以减少个人视角中的偏差,合理确定刑事团队成员的分工同样是影响辩护效果的因素之一。
马凤律师,德衡律师集团联席合伙人,山东德衡(枣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凤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注重诉讼可视化的使用及创新。缜密的办案思维、扎实的业务功底、规范的法律方法结合女律师特有的耐心、细致、认真,使马律师辩护的绝大多数案件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辩护效果明显,深得当事人信赖。同时,马凤律师专注于刑事辩护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刑事辩护方向专业学习及培训活动,如“北京大学刑民交叉高级研修班”、“刑事疑难案件裁判思路”、“网络犯罪研讨会及类罪研发”、“刑法与行政法的交叉法律适用-盈科刑事辩护高峰论坛”等,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和分享。
经典案例
1.山东某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某涉嫌行贿罪案,侦查阶段为其成功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2.浙江省某网络公司实际负责人胡某某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3.侯某某涉嫌开设赌场案,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4.余某某涉嫌开设赌场案,侦查机关撤销案件。
5.山东省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某某挪用资金、销毁会计账簿罪,法院采纳部分无罪辩护观点,降低指控金额1206余万元,同时帮助委托人追回除罚金之外的其它被查封存款。
6.李某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侦查机关撤回起诉。
7.王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轻伤),侦查机关撤销案件。
8.汤某某故意伤害罪(重伤),侦查机关终止对汤某某的侦查。
9.戴某某被虚假诉讼案(房屋买卖)、魏某某(民间借贷)被虚假诉讼案,通过仔细审查证据、归纳焦点,针对性补强证据,帮助当事人击破虚假诉讼案件,追回财产、免除责任,切实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
10.刘某某、赵某某等人多起涉嫌妨害公务案件,通过分析证据,缩小指控行为范围及案件事实,均以判处罚金结案。
文章著作
《以真实交易为数据基础“代开”专票的行为性质判断——兼评如何理解“虚开”》,获得2019年度枣庄市律师优秀论文二等奖
《确认之诉案件实证研究》,该文章被收录于国家级刊物《社会科学》
《刑事案件侦查阶段有效辩护》,该文章被收录于省级刊物《法制博览》
《贷款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
《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判断模式:综合判断 合理怀疑》
《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判断》
《论毒品犯罪中主观“明知”的认定方式---推定》
《信用卡诈骗罪的几个问题》
《从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总结律师处理民事案件思考过程》
《流程图--让律师的观点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本文由入驻华律自媒体作者撰写发表,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凡注明原创的文章,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的版权归作者和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咨询时请说明来自于华律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